[無塑實驗週記] Week 6 外食也能做到無塑生活嗎?


[無塑實驗週記] 4/21-4/27 Week 6
總製造量:16 件 (產品包裝 37%、食物相關25%)
垃圾量:14件 (占總比例87.5%)
可回收量:2件 (占總比例12.5%)
新購置的塑膠品:0
因購物或交流製造出的塑膠品:0

從每個星期的塑膠垃圾照片,看得出我們家每天至少有一餐外食嗎? 

本週恰巧遇到電視台記者來訪,看到家中的垃圾量極少,問了一句 "因為你都外食嗎? "。乍聽之下突然有很深的罪惡感,但仔細想想,外食也可以吃得很少垃圾量阿。如果先不計算外面餐廳的食材包裝、料理過程等無法插手的部分,光是吃法的選擇,垃圾量就是天差地遠。

試想兩個場景。

Share:

[無塑實驗週記] 4/14-4/20 Week 5


總製造量:47 件 (產品包裝 40%、食物相關19%)
垃圾量:31件 (占總比例66%)
可回收量:7件 (占總比例15%)
新購置的塑膠品:夾腳拖鞋*2
因購物或交流製造出的塑膠品:
洗髮精空瓶、竹籃外包裝塑膠紙、新購鞋保護海綿*2、銀行裝零錢的塑膠袋、裁切器袋內裝塑膠袋、購物塑膠袋

* 這個星期非常有趣。

跟朋友逛超市,克制不住檢查推車裡每個物品的包裝。

朋友: 那是塑膠瓶啦 (阿好正用手戳弄著瓶子)
阿好: 可以買玻璃瓶裝的米酒阿
朋友: 不是都可以回收,有差別嗎?

去散裝餅乾店買餅乾。

阿好: 我有自己帶餅乾盒子,可以直接裝在這裡面嗎?
老闆: 我們這個袋子是夾鏈袋,很好用的,而且塑膠可以回收,很環保啦

我們看待回收,是因為它是垃圾危機的救星? 還是這兩個字早已成為不停消費的贖罪券? 三個節省資源的大步驟: Reduce(減少購買)、Reuse(重複使用)、Recycle(回收)。回收其實是最後一個步驟,當非不得已一定得用到,而且無法重複使用跟修復,最後才將它回收,希望能降低製造下一個物品的資源浪費。
Share: